2024年,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新建项目需在建议书中单独设置“双碳路径”章节,未明确碳排放控制措施的项目将直接不予进入评审环节。政策文件《关于严格项目碳排放准入管理的通知》(发改环资〔2024〕12号)强调:
强制披露: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、强度及减排目标;
技术可行性:需包含清洁能源替代、能效提升等具体实施方案;
政策适配性:与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、行业碳减排路线图对标。
广州中撰咨询基于对28个重点行业政策的深度研究,提炼出“双碳路径三要素模型”,并提供覆盖新能源、制造业、建筑业等领域的标准化模板库,助您高效完成合规设计与申报。
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(国发〔2021〕23号)
引用要点:明确“十四五”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3.5%、碳排放下降18%的约束性指标。
应用场景:工业项目中需量化“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降幅”。
《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(发改能源〔2022〕210号)
引用要点:要求新建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≥15%(高耗能行业≥20%)。
应用场景:能源类项目需设计“风光储一体化”消纳方案。
钢铁行业:《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要求“2025年电炉钢比例提升至15%以上”,路径设计需包含短流程炼钢技术应用方案。
建筑业:《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》规定“新建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较基准下降20%”,需附BIM低碳设计模型。
金融业:《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》明确“碳减排支持工具”适用范围,需标注项目是否符合绿色信贷标准。
广东省:《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》要求“数据中心PUE值≤1.3”,路径设计需包含液冷技术应用测算。
浙江省:《关于严格高耗能项目准入管理的通知》规定“新建煤电项目需同步建设碳捕集设施”,需在建议书中预留技术接口方案。
政策依据:国家能源局《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方案》(国能发规划〔2023〕18号)
路径设计:
减排目标:全生命周期减碳120万吨(较火电基准);
技术方案:光伏板寿命周期延长至30年+储能系统梯次利用方案;
政策契合点:匹配广东省“新能源+储能”配比要求(储能时长≥4小时)。
政策依据:工信部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(工信部联节〔2022〕88号)
路径设计:
工艺升级:采用激光焊接替代传统冲压,能耗降低25%;
碳抵消机制:采购绿证覆盖剩余碳排放(附绿证交易平台截图);
政策契合点:符合长三角“十大重点行业减碳路线图”要求。
政策依据:住建部《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》(GB/T51350-2022)
路径设计:
被动式设计: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≤0.15W/(m²·K);
主动式减排:地源热泵+光伏幕墙能源系统;
政策契合点:对接北京市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三星级要求。
政策要求:引用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》(发改办气候〔2023〕86号)
数据支撑:
基准年碳排放量(吨CO₂e);
行业碳排放强度对标值(例:钢铁行业基准值为1.8吨CO₂e/吨钢)。
技术路径:清洁能源替代(光伏/风电)、工艺革新(氢能冶金)、碳捕集(CCUS);
政策衔接:标注与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24年本)》的符合性(如“鼓励类”技术清单)。
政策依据:生态环境部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》
实施保障:
安装在线监测系统(CEMS);
第三方年度核查承诺(附认证机构资质文件)。
作为拥有碳中和专项资质的申报服务机构,我们提供:
✅ 政策适配工具:双碳政策数据库(实时更新2000+地方条款)
✅ 技术路径设计:清洁能源替代方案+碳资产管理模型
✅ 合规审查服务:7级交叉核验,规避“漂绿”表述风险
✅ 申报全流程支持:从路径设计到碳足迹认证,全程跟踪政策动态
我们的核心优势
精准度:100%匹配最新《行业碳达峰路线图》要求
技术壁垒:自主研发的“LCA碳足迹计算系统”获国家专利
实战成果:2024年完成1200+双碳路径设计,获批率超90%
政策窗口期倒计时启动,立即联系广州中撰咨询免费领取:
《重点行业双碳路径设计对照表》
《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效果自检工具》
优先申报通道(限前30名)
联系我们
电话:15989039303(双碳政策顾问全天候响应)
官网:www.cniplan.com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德信路奥园养生广场1栋2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