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环境影响评价法》(2021年修订):明确环境评估需覆盖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(“三线一单”)。
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(2023年版):规定项目环评等级(报告书/报告表/登记表),明确行业准入门槛。
《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规划》:要求纳入“双碳”目标(碳排放强度、清洁能源占比)分析。
重点区域(如京津冀、长三角):需额外提交区域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;
特殊行业(如化工、电镀):需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。
对标文件:引用项目所在地最新环保政策(如《广东省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实施方案》);
负面清单:说明项目是否符合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3年版)》中环保限制条款。
案例:某造纸项目因未纳入省级产业园区规划环评,被要求重新选址。
数据来源:引用生态环境部公开数据(如全国环境质量公报)、第三方监测报告;
重点指标:大气(PM2.5、SO₂浓度)、水体(COD、氨氮排放量)、土壤(重金属含量)。
工具推荐:使用GIS系统绘制项目周边3公里环境敏感区分布图。
模型工具:采用AERMOD(大气扩散模型)、WASP(水质模型)进行定量分析;
预测周期:施工期(1年)+运营期(20年)+退役期(5年)。
案例:某光伏项目预测光污染影响范围,调整组件倾角至30°,确保周边居民区光照强度≤300 lux。
污染治理技术:
✅ 大气:SCR脱硝+湿电除尘;
✅ 水体:MBR膜处理+人工湿地;
✅ 固废:危废暂存间+第三方合规处置。
技术经济性:测算环保投资占比(一般不超过总投资的15%)。
数据支撑:引用《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》中的成熟技术案例。
监测指标:常规污染物(COD、NOx)+特征污染物(如VOCs);
频次要求:自动在线监测(实时)+手工采样(季度)。
模板示例:
| 监测点位 | 指标 | 频次 | 标准限值(mg/m³) |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| 厂界东侧 | SO₂ | 每日 | ≤50 || 下风向500米 | PM10 | 每月 | ≤70 |
公示要求:在官网及项目周边社区张贴环评报告征求意见稿,公示期≥10个工作日;
风险预案:针对噪声扰民、异味投诉等高频问题,设计“夜间停工+活性炭吸附”组合方案。
表现:使用5年前的环境质量数据,忽略区域生态变化。
解决:优先引用近3年官方监测数据,补充现场踏勘实测值。
表现:仅表述“采用先进除尘设备”,未说明具体型号与效率。
解决:明确技术参数(如除尘效率≥98%),附设备采购合同或技术协议。
表现:未分析项目碳排放强度与地方碳达峰目标的匹配性。
解决:增设“碳足迹测算模块”,提出光伏发电、绿证交易等减碳路径。
挑战:项目位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,环评审批难度大。
解决方案:
采用“膜生物反应器(MBR)+紫外线消毒”工艺,出水水质达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Ⅲ类;
承诺与周边村庄共享中水用于灌溉,减少取水量30%;
提交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》,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。
成果:通过省级环保厅审批,获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800万元。
挑战:现有废气处理设施不达标,需证明技改必要性。
解决方案:
对比技改前后VOCs去除率(从75%提升至95%);
引用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政策条款;
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试运行数据。
成果:环评报告一次通过,技改后产能提升50%。
数据服务:免费开放《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》(含2000+监测站点实时数据);
模型工具:提供AERMOD、CALPUFF等环评专用软件操作培训。
团队参与编制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》地方标准;
提供《环评报告合规性自查清单》(含68项审查要点)。
协助完成线上环评审批系统填报;
对接地方生态环境局,缩短公示与批复周期。
广州中撰咨询——国家发改委资质认证的环评专家!
立即咨询:拨打15989039303,免费领取《环境评估报告编写模板》
官网入口:登录www.cniplan.com,进入“资源中心”下载《环评政策汇编》
邮件订阅:发送“环评案例”至service@cniplan.com,获取《重点行业环评实操指南》